欢迎来到 北京浩泽万通科技有限公司

  • 健康知识

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(节选6:女性与抑郁障碍)

抑郁障碍患者有明显性别差异,女性与男性之比为 2:1。女性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与男性是不同的。由于性腺功能改变的影响,抑郁障碍女性往往伴有焦虑、烦躁、激动等症状。非典型抑郁症 (表现多眠,体重增加,食欲和性欲亢进,对药物反应不典型 )女性多见。下述为女性与抑郁情绪有关的几个特殊时 期。

月经期与抑郁障碍

月经周期与抑郁情绪有关,女性在月经期可出现易激惹或其他心理和行为的改变,经前期女性常出现烦躁,易激惹,易与他人或家人发生矛盾,对紧张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。除此以外,经前期女性还有许多躯体不适,如头痛、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疲乏、无力、感觉异常等。少数严重者,其症状可能符合抑郁症标准。

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(如生活方式和应激的处理)、认知行为治疗、抑制排卵(口服避孕药虽然可能加重某些患者的病情,但也可能有所帮助 )。严重者可用抗抑郁剂治疗。

妊娠期与抑郁障碍

妊娠期卵巢最明显的变化是黄体功能继续存在,与此同时卵巢分泌的黄体酮增加,妊娠女性雌激素的浓度也明显升高。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,妊娠的 3 个月后,抑郁障碍的危险开始增加。

处理应根据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而决定。若症状较轻,一般性措施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选用。若为中至重度,则可考虑使用抗抑郁剂,但在妊娠早期应避免使用药物治疗。如果必须使用药物治疗,可选用一些对孕妇较为安全的药物,如 TCAs(氯米帕明除外)或 SSRI 类药物。因锂盐可能导致胎儿畸形,尤其是心脏畸形,应尽量避免在孕期使用。

分娩与抑郁障碍

在分娩后的第一周,约 50%~75%的女性出现轻度抑郁症状,10%~15%的产妇罹患产后抑郁障碍。产后一个月的抑郁障碍发病率 3 倍于非分娩的女性。除了分娩后血中激素的剧烈变化外,心理社会因素也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。婚姻问题、不良的生活事件、缺少家庭支持等均为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,此外,以往患抑郁障碍史或有阳性家族史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。此外,甲状腺功能紊乱与产后抑郁障碍有关,因此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。

产后抑郁障碍在症状、病程、病期和结局与其他抑郁障碍相似。抑郁症的母亲往往不能有效地照顾婴儿,患者往往会由此感到自责自罪。有严重抑郁障碍的母亲可能有伤害自己或婴儿的危险。

轻度至中度的抑郁症状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。但如持续超过 2 周,且症状越来越重,应考虑产后抑郁症的诊断,并采用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。

流产后抑郁障碍

人工流产或自发性流产后也可发生抑郁障碍,患者往往会有后悔、苦恼、失落等情绪,有调查发现 ,流产后住院的女性中,几乎一半出现精神障碍,其中主要是抑郁障碍。临床上表现为明显的失落感、内疚感、自责等。而先前患过抑郁障碍的人,流产后再次发生抑郁障碍的危险性更高,比预期发病率高出2.59 倍。对是否流产存在有矛盾心理的人,抑郁更明显。

绝经期与抑郁障碍

绝经期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并不增加。但在有紧张性生活事件、缺少社会支持、既往有抑郁障碍史及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情况,则绝经期女性患抑郁障碍的危险会有所增加。

绝经期抑郁障碍常伴有明显的易激惹症状,轻者可采用心理治疗,严重者可选择药物治疗,临床上常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,如赛乐特、氟伏沙明、米氮平、曲唑酮等。

电话咨询

期待您的来电

扫码关注

微信公众号